Tuesday, June 17, 2008

Historical village



1948



史里肯邦安(沙登新村)的发展史,现况及未来展望

史里肯邦安(沙登新村)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南部的边缘,位于吉隆坡南约16公里,车辆可直接驶入隆芙大道北上或南下。沙登新村是雪州42个新村里第一大及全国452个新村内第二大的新村。沙登新村占地834公顷,全面发展的空间大约有1843公顷。此新村成立于1949年,是英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期(1948-1960年),为了殖民政府达到剿灭马来亚共产党(马共)的政策。殖民政府严定大批居住在新街场,锡矿场等森林边缘的垦民迁移到蒲种像胶园一带居住,以切断马共的供应线。因此沙登新村附近的几个村落包括沙登横路的几十个家庭、沙登旧街场的木屋区、新村附近的公蕉园、新街场椰园、古腰班底,搬迁及合组在此指定地点,命名为沙登新村。当时的新村坐落在古腰河边,被规划成一排排,并以铁刺网篱围。村口也设有大闸门,有警卫轮流站岗及检查,出入时也要证件。首先搬迁至沙登新村的居民约有300户,大多以割胶和采矿为生。过后就有许多住户不断从附近地区搬迁至此,直至共刮分为十二个地区,每个地区拥有不同的基本设施,但大部分地区却无具备任何设施而是仅仅的住宅区。人口约7800人。沙登这个名字是原自一种“沙登树”(Pokok Serdang)的树木。


沙登新村拥有几条主要道路纵横交贯。最主要的道路是大路(Jalan Besar)。大路位置于沙登新村较南方,从左到右横贯。此大路可通往吉隆坡市区。连接大路的主要通道有四条-学校路(Jalan Sekolah)、6/1史里肯邦安路(Jalan SK6/1)、巴刹路(Jalan Pasar)和古要路(Jalan Kuyuh)。学校路从大路中间部位往上纵贯,直至和和平路(Jalan Aman)形成十字装。在大路的西边,6/1史里肯邦安路从大路向上直贯,连接多条小路。如今,此路成为了村民的主要通路之一。偏于大路的东边,巴刹路从大路往纵贯,直至和和平形成三叉路口。在巴刹路的最末端,古要路(Jalan Kuyuh)连接巴刹路的右边,直贯至大路。由以交通问题,此路口已被关闭。古要河(Sungai Kuyuh)始位于古要路的东边东北部,从新村的东北部直纵至东南部。沙登新村的第六、七、十及十一区位于大路的北边,而南边则是第十二区。第三及十三区坐落于第六及七区北部,而第八、九、四、五、一及二区位于第十及十一区的北部。


在迁徒初期,有几百位垦植民被强逼命令放弃原有的家园,在短时间内搬迁至指定的新村。在毫无准备下,垦植民必须拆除原有的房子到新居重建新居。人民日以续夜的拆除及搬迁自己的资物,能拆除多少就拆除多少;能搬动的就搬动,情况甚为惜怜。英军动用军用罗厘把人民及他们的物资载送到指定地点。人民也只利用拆除的旧木板、亚答、白锌等盖立起简陋的新居。在初搬到新村,并没有水源及电流供应。村民必须自己挖井取水,晚上点上大光灯、臭电灯或火水灯。政府在新村建设基本设施如警察亭、巴刹、华文小学、民众会堂、医务所、道路等。不过,所有的设施都非常简陋。


在新村居住的村民过着被管制的生活。新村被铁刺网围篱,以防物资被传出外界。新村设有三个闸门,村民必须从闸门出入。在宵禁与戒严方面,村民只能在每早6时开闸后出去,并在傍晚7时关闸前返回。在出入闸门时,村民必须携带身份证,并被警卫检查,以防止携带食物、药物等接济马共。晚上过了11点以后,村民就不能在户外逗留。军警也会在夜里上门检查人数,如果家中有人到访或暂离新村,都必须提前报备。在饮食方面也有诸多限制。新村每一家庭被分配一张“米牌”,村民只能购买限定份量的米。当村民购买罐头食品时,必须在商店当场打开,使之无法贮藏。在违法与惩罚方面,政府的执法手段令村民极为畏惧。


1960年7月31日,我国首任最高元首在上下议院宣布结束12年与45日的紧急状态。新村的围篱被拆除,村民不必再受严禁的管制。华人新村村民为自由而欢呼。在1960年初期,在人口不断的增长下,原有的住宅区也不敷居住,这造成了一部分的村民把在古要河旁及现在的和平村一带的耕种地段改建起木屋。这也是当时沙登新村最大的木屋区。这个原本的耕种地段大约有28依格,建立了六百六十多家木屋。在70年代,居住在这个木屋区的居民一直尝试争取把木屋重建,但一直得不到下文。沙登新村共分为12个地区在加一个木屋区共13个区。当时因治安问题而在每个地区成立了亲善委员会,每个地区都有一位区长领导。每个区派俩位代表组成一个总会,总会的主席是许观水,也被称为当时的村长。


70年代中期可说是新村发展的转机,联邦政府开始在大马计划拨款发展新村提高村民的生活素质。在70年代中期,把新村纳入国家发展主流之内的计划更进一步的获得落实。被政府忽略的新村又开始受到重视。沙登新村于1974年改名为史里肯邦安,以配合迅速发展的时代。政府也开始推动及实行各项发展计划如房屋发展计划。首项计划是于1977年开始兴建沙登卫星市 (Taman Seri Serdang),接下来是沙登再也、沙登拉也、沙登岭、沙登花园、大学岭等,使村内原有的2600家住户增至1万五千户。


华人新村于80年代初便由地方议会改为“发展暨治安委员会”Jawatankuasa Kemajuan dan Keselamatan Kampung (JKKK),取代了1967年实行的地方政府。实行后并由政党推荐出村长为委员会主席,负责替村民解决民生问题,并充当政府及村民的中间人。这个简称村委会的组织由主席-村长,一位秘书及十三位成员所组成。首位发展暨治安委员会主席是陈添。通过发展暨治安委员会,新村已设有基本设施。早在70年代所争取的木屋重建计划,在80年代初虽没有成功。最后,在80年代尾这个木屋区地段被私营化机构回收,这六百多家的木屋也被拆除,居住在木屋的村民就这样在零度木屋下被搬迁到组屋居住。


步入90年代,在政府极力将工业集中下,更多的就业机会被制造。村内已建有不少的中小型工厂,如鞋场、巧克力厂等,并以工业和贸易取代所有的农业活动。制鞋业也成为了沙登新村的特产之一。在90年代的沙登新村已发展成为鞋子制造中心。村内繁荣的商业活动,导致金融银行如雨后春荀般林立,更吸引了不少外来投资者,帮助了村内的经济状况大大提升。居于沙登新村坐落于市区附近,地点优势,使它及四周的发展蓬勃,在我国452个新村之中从一个乡区促变成一个工商业高度发展的地区。环绕在沙登新村的包括马来西亚布特拉大学、国民大学和油棕研究院,以及发展机构如马来西亚农业研究院、马来西亚油棕研究院和多媒体超级走廊。基于城市新村占了地理环境的优势,再加上人和、天时的良好条件,以及村民不断的力争上游,今天的史里肯邦安新村在任何方面,都已有很大的改变。新兴住宅区的林立,带动外来人口涌进,因而使得这个城市新村充满生机。以前冷清的街道,现在因为村民的生活水准大大提高,拥有车辆的人数日愈增加,造成主要街道面临塞车。沙登新村如今已经摇身转变为一个现代商业及住宅城镇,加上近年来,数项国家大型的发展计划,如布特拉再也、赛柏再也、吉隆坡国际机场的开展,为此新村带来欣欣向荣的朝气。


步入2000年,经过五十余年的进化与发展,沙登新村从强烈剿共动机下成立的一个简陋新村,村委会在获得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协助与推动下进行了改善及美化环境,使到新村的发展渐渐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如今已渐渐塑造了新的社会面貌。新村在基本设施、交通道路、教育状况、卫生设备等都有着大大的跃进。在城市附近的新村,受到城市化的催激,迅速发展,经济活动已逐渐迈向现代化,例如饮食业、服务业、电子科技业、旅游业及国际化企业。当地的工业活动,制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也留住了年轻一代的脚步,因此新村并没有面对青年人口大量外流的问题,相反许多外地人陆续涌入,人口有每年增加的迹象,至今沙登新村的人口高达3万2千280人。在教育方面,由于地点靠近教育中心,并获得博大华裔大专生在辅助,以及各社团和家长的合作,教育水平也逐渐提升。马华之前所展开的“浮罗交怡计划”也在教育方面提高了沙登新村的教育水平约30%。马华筹款进行此计划,尤其是兴建辅导中心,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至少达到中五毕业,也让更多学生能进入大专学府,考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如今将步入2009年,跟着国际的脚步前进,沙登新村成为了先进的地区,基本设施完善,也出现更多绿肺;健康与休闲活动逐渐重要。沙登新村更出现了更多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村委会与各华团也渐渐改变面貌,社会领袖逐渐年轻化与拥有更高教育程度。通过拥有更高深教育程度的青年领袖,沙登新村的发展更加快步伐,社会与人文发展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沙登新村也出现了一位博士村长-俞彩亮博士,带领了一班大专生和知识分子,为沙登未来进行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与人文素质,更让年青的一代对电脑,资讯工艺和新科技有更深的认识。再通过更多社会醒觉运动与终身学习课程,人民的生活素质与竞争能力也逐渐提高,以面向国际化时代的到来。